顯示具有 現金流為王2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現金流為王2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年11月10日 星期六

《現金流為王2》導讀 -- 「現金流為王」的投資理念


每一個人都需要「收入」去應付日常生活的需要和支出。收入是以持續流動狀態呈現的一種收益,所以收入必須是一種現金流。資產的升值,既非持續,又非流動,因此並非收入。我們每個人每月應該都有一份收入,但大部分人的主要收入管道(來源)都非常單一(主要來自工作),更重要的是大部分人並沒有利用不同的收入管道去構建一個「系統」。

「現金流為王」是一種投資理念,指長時間買入和累積能持續產生現金流的資產項目,資產又能產生現金流收入,收入轉化為新資本,用於再投資能產生現金流的資產,資產再次產生現金流收入……生生不息,正向循環,這是第一個層次。要建立多元化現金流及自我優化成長的投資系統,當中包含了資本運作、資產配置槓桿操作的概念,這是第二個層次。《現金流為王》講述了筆者整個投資理念的大綱,而本書將更深層次地深化講述「現金流為王」中資本運作、資產配置槓桿操作背後的哲學理念和應用。

投資是長途賽,我們必須要考慮長時間的投資行為和回報。回報=本金X時間X回報率,時間是回報的重要因素,而時間是你的朋友或敵人,取決於如何運用你的資本,這是為何資本運作的理念對所有投資者都相當重要。資本運作是指一連串的動態投資操作,原理如「滾雪球」,關鍵在於讓雪球不斷自然滾動,而雪球的動力就是現金流。投資收益只有體現於現金流才能不斷地進行「再投資」,「再投資」含複利的力量,使雪球能自然產生動力,不斷滾動,愈滾愈大。

對於初階投資者,我會強調「複利」(在《現金流為王》中我多次強調複利),因為這是作為任何投資者都需要去認識的一個重要概念;對於進階投資者,我會強調「槓桿」,因為除「複利」以外,「槓桿」才是真正致富的關鍵。在雪球未開始滾動時,缺乏的是一種初始的力量去推動雪球,這時候我們可以運用槓桿去增加投資組合的動力。

然而,槓桿投資只是一個開始,而前題是你要找到一條長斜坡,然後用一根棍子,令你能利用較少的力量(資本)去挑起較重的石頭(大額投資和回報),推動石頭在長斜坡向下開始滾動。當投資組合產生「動能」(現金流)後,依靠的就不再是那一根幫你挑起大石的棍子(槓桿),因為你不再需要主動利用槓桿去幫助石頭加速,而是需要令石頭滾得穩定,on the right track,令石頭得以持續地滾動。因此,對投資組合而言,再投資和資產配置才是關鍵。真正善於運用槓桿的人,是懂得以「去槓桿」(Deleveraging)為目標

「現金流為王」的投資理念,可應用於證券、物業、地產項目和其他不同種類的投資,同時也適用於營商,這理念有助投資者「有根有據」地估算資產項目/一盤生意的潛在價值。以資產產生的現金流作為基礎去推算資產價值的過程,稱之為「現金流資本化」。專業投資者都注重資產的現金流,因為我們都明白這是資產價值的基礎。一個資產項目如果不能在現在或將來產生可持續的現金流,該資產的價值便缺乏了實質上的支持。因此,先現金流,後價值,再價格

然而,一般大眾投資者的邏輯卻剛好相反︰先價格,後價值,才現金流。他們只著眼於資產價格的升跌,並花大量精力嘗試不停預測該資產將來的價格,「價格上升是貴,要沽售;價格下跌是便宜,要買進」,並不是一種正確去評估資產價值的概念。這就是富人與大眾散戶在思維上的分別。

有了「先現金流,後價值,再價格」的概念,我們明白到現金流才是資產價值的起源和根本。應用於地產項目的投資,要提升資產價值,必須先提升租值,租值提升,估值便能提升,最後通過「產融結合」,我們便不一定要通過沽售資產(價格)才能將升值部份轉化為現金流,進行再投資。「先現金流,後價值,再產融結合」才是不斷累積資產的終極操作。

明白了上述一套完整的投資理念,大家應該開始有了明確的方向去建立自己的投資系統,同時會發現市場其實充滿著不同的投資機會。投資的關鍵在於多元化收入,要令齒輪不停轉動,不能或缺的就是現金流,缺乏現金流,資本、資產、收入都會乾涸,當齒輪不再轉動,投資組合就不會繼續自然成長。

本書的第一至第三章, 主力講解投資概念; 第四章主要講槓桿的應用;第五章便是「現金流為王」的極至─資本化和證券化。第六章,我會以一些親身投資經驗作示範;到了第七章,我希望以一些宏觀經濟事件作分析,令大家更全面地掌握整套投資理念。

Starman Facebook Fanpage: https://www.facebook.com/Starmancapital

2018年10月29日 星期一

新書預告 - 《現金流為王2》


在此向各位預告一下,小弟新書《現金流為王2》即將出版,現正在印刷中,預計將於11月15日在各大書局有售,屆時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現金流為王》出版了一年多,得到不少讀者的支持,出版社與不少讀者一直都希望我再度出書,只是公司近一年進入了另一個發展階段,需要投入不少精神和時間在公司業務發展上。出版一本著作,於我而言,既不為金錢,只為分享和記錄,還有一點,就是多了一份成功感,單是這份無價的成功感,便足夠令我下決心再次動筆。

寫一本書並不容易,要寫一本好書更難。從來沒有想過出書的我,在偶然的機會下好不容易才出了一本,本只想過一下作家癮就算。但在《現金流為王》出版後,收到不少讀者的電郵,在網上亦看到不少人在討論,發覺不少人都只將焦點放在「招式」之上。這驅使我下決心撰寫本書,希望更深入地解釋和補充上一本書所講的投資技巧背後的理念,同時也藉此機會將我和公司成長的一個重要轉捩點記錄下來,寫下一本更全面/深入的投資札記。

儘管近一年公司進入了另一個新的里程碑,業務繁重,但寫這本書的過程我是真的非常用心,對自己的思路和組織要求很高,寫作過程必須將自己關在書房中進行,否則我那兩個「天真活潑」的小孩會不停纏著我嚷著要跟我玩耍,嚴重影響思路。

「現金流為王」是一種投資理念,指長時間買入和累積能持續產生現金流的資產項目,資產又能產生現金流收入,收入轉化為新資本,用於再投資能產生現金流的資產,資產再次產生現金流收入……生生不息,正向循環,這是第一個層次。要建立多元化現金流及自我優化成長的投資系統,當中包含了資本運作、資產配置槓桿操作的概念,這是第二個層次。《現金流為王》講述了筆者整個投資理念的大綱,而《現金流為王2》將更深層次地深化講述「現金流為王」中資本運作、資產配置槓桿操作背後的哲學理念和應用。

現附上新書的自序部份,與大家分享。


《現金流為王2》自序

2017年4月,我出版了第一本著作《現金流為王》,書中講述了我的成長之路。由一個當年會考只得七分的窮小子,到今天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每一次回想自己的一步一腳印,都會十分感恩。人生中每一個階段,過程中每一段經歷都為我帶來新的啟發,同時也感受到自己在不斷成長,思維上變得更立體,直至今天自己仍在不斷的蛻變,這是事隔一年多後我再度著書的原因。

由零到第一桶金,由投資到營商,由打工到創業,由最初一個人「單打獨鬥」到今天擁有各路的優秀團隊……十年光陰過去,回頭看,自己一直所走的路其實與社會上大部分人所追求的「成功之路」都大相徑庭,但我卻為自己走過「不一樣」的路感到幸運。一直以來,我對傳統思維、準則的不認同,使腦袋裡無時無刻都萌生著不同的另類想法,這是一種「另類思維」。正正就是這種思維,我總覺得普羅大眾最感興趣的投資(股和樓)乏味沒趣,因此我更喜歡研究和投資一些非大路的「另類投資」(Alternative Investments),漸漸建立了另類的投資思維,對投資組合的營運操作、營商的理念亦別樹一幟。

這些年來,當大家都從物業投資中賺到了許多個零,從股票投機中短時間便賺取了可觀的利潤,我卻對這些單一的爆發性收益不感興趣,卻鐘情投資普羅大眾都認為收益低、又悶蛋的投資 – 債券和房託基金。

一般人認為債券和房託基金不吸引,原因是其價格波動沒有股票般顯著,現金流收益遠比不上股價升幅的樂趣。一般人眼中的「缺點」,在我眼裡卻是「優點」。債券價格的波動性低,正有利於槓桿操作,將債券偏低的回報率提升,以此作為起點,投資於同樣高倉值、高現金流回報的房託基金。將兩種別人眼中「低收益、又悶蛋」的投資產品,搖身一變,成為一個可運用槓桿調節收益、以現金流再投資的投資組合系統。

或許今天很多人可能會認為我當初在投資和創業路上所做的決定和選擇都是正確的,但事實上,在這十年裡,我做了無數次重大的決定,而幾乎每一次大部分人當時都不認同我的選擇。每一次聽到別人的不認同,又或看見市場的不認同,我便知道這是一個機會。

機會的出現,往往來自市場不同的看法,當所有人都持相同的看法時,機會便會被市場消化,這些利潤便輪不到你去賺。那些所謂趨勢投資法,每天盼望「搭順風車」,又或是一味追逐資產價格來買賣的投資方式,從來都不是我杯茶,但我明白這都是市場大多數人的「嗜好」和做法。

因此,我們無需老是要爭取別人對自己看法的認同,別人的不認同其實是一種機會,而關鍵是如何將機會把握好。想要把握好機會,除了獨到的眼光,其實更重要的是個人的堅持和執行力。

投資,不是只靠一次半次獨到的眼光,而是持續系統性的投資思維。

Star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