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8日 星期六

「對症下藥」還是「落錯藥」?


08金融海嘯的發生,主要是美國樓市下跌所引起的金融衍生產品交易對手連鎖違約的問題,當中最大的問題是這些金融衍生產品加上槓桿,拉長了整條資金鏈。只要標的資產價格下跌,導致一個交易對手違約,這條極長而脆弱的資金鏈便會火燒連環船,且越燒越大火,最後使花旗銀行、美國國際集團等大到不能倒的金融機構均面臨倒閉危機,而一旦這些金融機構倒閉,全球金融資金鏈便會斷裂,牽連甚廣,引發全球金融海嘯。

當年發生問題的是金融機構,而問題的核心在於金融系統的資金鏈,要挽救市場便要保住資金鏈。因此,當年聯儲局推出量化寬鬆,以憑空「創造」的資金(即「篤手指」或所謂的開動「印鈔機」),向金融機構大量買入債券和按揭抵押證券,直接向市場注入流動性,解決了金融體系資金鏈斷裂的問題,這可謂「對症下藥」。

然而,今次聯儲局照板煮碗推出大規模量寬是「對症下藥」還是「落錯藥」?首先,我們要清淅地知道我們正面臨的問題。現時市場上的問題共有三個,而且是有先後次序的︰

1. 新冠肺炎病毒的爆發及急速傳播,使醫療系統崩潰。在未有疫苗的情況下,要預防病毒傳播,只能留在家中不出門,甚至不能上班,不能消費;

2. 各國經濟停頓,甚至封城封關,全球供應鏈斷裂,使獨立的經濟問題變成全球經濟問題;

3. 全球經濟問題繼而轉化至環球金融市場問題。

由此可見,在今次事件中,金融問題排在最後,是結果。「因」是新冠肺炎病毒的爆發,要完全解決只能等待疫苗研發成功,因此目前所有措施都只是buy time。好了,buy time首要做的是撐住經濟,希望在新冠肺炎病毒問題得以解決之前不要讓中小企死掉,因中小企一旦死去,即使病毒問題最後得已解決,已無補於事,中小企不會今天關門,明天無事又開門,不要輕視破產對信用的影響,中小企老闆的破產潮對經濟的傷害將會是沉重和深遠的。如央行打算通過量寬去解決實體經濟的問題,這絕對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

量化寬鬆手段能夠即時解決的並非實體經濟的問題,而是金融體系的流動性問題,要量寬能夠解決經濟問題,其關鍵在於資金流向是否能夠有效流入實體經濟,但事實證明,大部份資金最終只會流向投資/投機,資金追逐資產,最終使資產價格不停上升,原因已於以前的文章多次解釋,不再重複。在經濟沒有改善的情況下,聯儲局已減息至零,更推無限QE,甚至「國家隊」落場買債買股,硬將資產價格推升,金融市場已失去了「價格反映價值」的功能。當金融市場和資產價格的表現長時間與實體經濟的表現背離,這就是我經常說的「扭曲」(Distortion)。反應最快的金融市場往往跑在經濟的前面,但經過一輪操作,金融問題和恐慌表面上是「解決」了,但核心的問題,包括病毒和較長遠的經濟問題仍然未解決,可以說是治標不治本。

因此,要真正救經濟,一定要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雙管齊下。財政政策一方面可直接放水援助中小企,一方面全民派錢,最重要是令大家短期內不要「死掉」,只要「生存」尚有一線生機。貨幣政策實行量化寬鬆應主要是虛張聲勢,迫退炒家及沽空機構,信心就是一切,實際上不可能「無限」量寬,但「無限」這個字媒體用得好,可幫助極度敏感的金融市場回復穩定。「國家隊」適當的落場是需要的,因為炒家都是極度敏感的機會主義者,大規模QE這張「王牌」總要亮一亮牌。QE最大的問題從來都是「放水容易收水難」,當問題解決之時,市場已被嚴重扭曲,這將製造了另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 – 社會問題。

4 則留言:

  1. QT 加息行左一陣又變番QE 減息
    黎緊FED 資產負債表可能去到7-8萬億
    無資產既人愈黎愈慘

    回覆刪除
  2. 手持小量閒錢嘅普通市民,做生意又怕一舖清袋,做投資又怕撈錯底變蟹,買樓又怕無租客,咩都唔做更大幅貶值~呢次真係實現傳說中嘅"攬炒"

    回覆刪除
  3. 低息+QE 未來推高番資產價格(銀紙再貶值)
    通脹、貧富懸殊再次擴大,可預視社會不穩定因素增加

    回覆刪除
  4. 藥,同意要落。值得思考的係幾時落,同落幾重。

    肺炎的確對美股帶來又猛又急的震盪,但其實只是回到特朗普2017年上任時的水平,某程度上只是對幾年來資產價格不斷上升的一個correction,畢菲特也說恐慌程度未及2008年。

    另外,聯儲局咁快去到盡推出無限QE,已經係出底牌。如果疫情持續失控,咁聯儲局就無其他辦法了,呢層有可能帶來隱憂。可能一個較審慎的做法係逐步將QE加碼,但或者聯儲局把脈到呢單係重症,必須無限量打瑪非,咁就另計。

    正如你早前所述,QE已成毒癮,資產繼續泡沫化;可惜普羅大眾未能同享成果,結果貧者愈貧,富者愈富,也導致近年興起的民粹主義和反全球化主義。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