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投資者,在執行理財計劃或資產配置前,必須要將「資產」的定義界定清楚,深入了解「資產」的概念,才能作出理性而全面的投資決定。
筆者「資產」的概念大致可分為三種︰
1. 廣義資產
又稱會計資產(Accounting Assets),指會計學上對資產的定義,一個人所擁有的所有經濟物品/資源,並能以貨幣單位衡量的均稱為資產,如銀行帳戶上的現金存款、樓宇住宅物業、一張桌子或椅子,只要產權能清晰界定,都能稱為一個人/企業的資產。
2. 有效資產
廣義指凡能於一段時間內持續地產生經濟收益的資產,均能稱為有效資產(Effective Assets)。從資產配置的角度,筆者一向要求收益是能具體地「計到數」的,因此筆者將有效資產定義為凡能在一段時間內持續地產生現金流收益的資產,才稱為有效資產。正如富爸爸窮爸爸作者 - 羅伯特·清崎對資產的定義是:當持有一項物品,這物品會自動使現金流向你的口袋,就是資產。
3. 值得累積的資產
除於指定時間內產生現金流收益外,其產生的整體收益會隨時間有所增長,且增長速度比通貨膨脹快,這才是我們長遠值得累積的資產。筆者較早前的一篇文章《投資是為了「賺資產」而非「賺錢」》提到投資或資產配置的最終目標並不是「金錢」,而是「資產」。投資過程中,資產價格上升,沽出資產所賺取到的「金錢」並非投資的最終目的,因為投資是長途賽,你不會賺了一次錢後就停下來永遠不再投資,而由於銀紙長遠貶值,資產長遠升值原因,投資賺錢後必須將沽售套現的資金重新投入其他資產,才不會被「時間」將你的資產購買力吞噬。不論是新投資或是再投資操作,投資項目的投資比例也應儘量投入值得累積的資產為主,從而實踐投資是為了「賺資產」而非「賺錢」。投資要認清「目的地」。
以上概念十分重要,投資者很多時候會以為自己知道,實際上可能是一知半解。有些人或會認為這些概念不重要,無須嚴謹,就由得它含含糊糊就算了,十年過去後可能會發覺自己明明投資有「技術」,為何身家就是跟懂得累積「資產」的普通人給比下去,甚至乎遠遠拋離。
單純是 2. 有效資產 和 3. 值得累積的資產 在市場上並不難找到,然而同時具備2和3兩者特質的資產則不容易找。雖然要找到能定期產生高現金流回報,同時其整體收益(Total Return, 包括現金流和資本增值)的資產項目不容易,但我們卻可通過精明的資產配置方式,結合不同資產的特性,自行組合能同時滿足2和3的投資組合。筆者的「REITs + Bond」投資組合就是一個例子,至於筆者早期為何會選擇以REITs 和槓桿債券去建立自己的投資組合,是基於兩種資產的不同特質性,而兩者的優劣能夠做到有機互補,前文已多次解釋,在此不贅。
雖然同時能滿足2和3的資產項目選擇不多,但能分別滿足2或3的市場上卻有不少選擇。又以「REITs + Bond」投資組合為例,債券能定期產生高現金流回報,若使用槓桿,ROC (Return on Capital)會更高,但債券的特質是「保本」(若發行人不違約),即到期日能全數收回本金,而期間收取穩定的債息,然而其「保本」的好處正正就是壞處。
債券最大的缺點是持有債券至到期並沒有資本增值的效果,因為債券只能做到保息保本(債券到期取回本金),這是優點同時也是缺點。在不斷量化寬鬆的大時代下,銀紙長遠會以高速貶值,沒有資本增值的力量實在難以抵抗通貨膨脹。要做到投資組合產生穩定現金流,而又能收得像實物資產/ 磚頭般的長遠資本增值,將債息再投資REITs 是最穩健之選,同時REITs 亦具有高倉值的特點,也具有高而穩定現金流的特點,因此兩者除了互補,亦能夠相互作出再投資的操作,優化整個投資組合,使雪球愈滾愈大。
投資「工具資產」如債券的心態和考慮
由此可見,不同資產有不同的特質性,通過資產配置的方式能將不同特質性的資產有機結合,做到優劣互補,使資產組合能有高現金流,又能收長遠資本增值的效果,對沖通脹和銀紙貶值的風險。從「REITs + Bond」的例子中,我們可以見到債券其實只是一個會產生現金流的「工具資產」,並沒有資本增值的作用,因此債券並非長遠值得累積的資產。
對於投資「工具資產」如債券,投資者必須要十分清淅你的目的,就是要安全、穩健地賺取它的高現金流回報,取其風險低,高現金流回報的好處。因此,筆者認為投資債券一定要有持有至到期的心理準備,不論你使用槓桿與否,總之投資者必須設法令自己有能力持有債券至到期日取回本金,這是rule 1。特別在現時這個風高浪急的市場下,債券孳息率已大不如前,債券孳息率低亦意味著債券的價格昂貴,以前孳息率超過10%的內房公司,現在發行的債券孳息率只有5-6%,這並非因為企業的信貸能力有所改善,而是因為Yield Spread收窄。
投資債券盡量避免投資業務經營能力主導的公司,也不應期望公司業績有亮麗的增長。如有此期望,應該買股票,才能justify有關風險。投資債券,投資者是債主,不應與公司共存亡,在最壞的情況下,應該是公司死投資者都不用死,這就是作為債主與股東的最大分別。因此,投資債券時應考慮公司目前持有多少資產,除償債能力外,更應考慮公司是否持有「非常有價值」的資產,然後就是看公司的債務水平,因為其他債主都將有可能是你的「競爭者」。所以,現時市場若我要再買債券的話,會更注重公司的資產基礎、資產本身的性質和資產價格的穩健性。從此角度出發,REIT Bond (房託基金發行的債券) 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今天是我與太太的結婚週年,準備出街慶祝,停筆於此。祝大家聖誕快樂、新年進步﹗
Starman Facebook Fanpage: https://www.facebook.com/Starmancapital